在稳定心神后,她仔细打量这条绳子,解开再丢远,那绳子果然又再爬回来,缠上她的脚。
如此反覆几次,瑶娘终于淡定了。这绳子除了缠上她,没牙没嘴的,根本奈何不了她,她反倒奇怪,这绳子为何会动呢?
「咦?她不怕符咒?」
瑶娘吓了一跳。谁在说话?
「她也不怕捆妖绳。」
「怪了,她是什么妖?」
原本阴暗的牢房,渐渐出现好几双闪着光芒的眼,有红色的、蓝色的,亦有绿色的,这些眼睛有大有小,有圆有扁,全都盯住她。
牢房终年不见阳光,只有微弱的烛火在黑暗中摇曳着火光,火光未照之处,全是暗不见底,但此刻,那些眼睛如夜空星点般,一双一双地亮起来。
瑶娘惊愕地看着这些大大小小的眼珠子,再度吓出一身冷汗,说话的声音此起彼落,似远似近,似黑暗中的细语。
「不对,她是人,我嗅到了人味。」
「不,她是妖,她身上有妖气。」
「呵,她是半人半妖,有人味,也有妖气。」
「难不成她是人与妖生的?」
「啧,半妖亦是妖,只要是妖,就会被咒印给制住呀!可是好像对她无用,怪哉、怪哉!」
瑶娘被盯得一身鸡皮疙瘩,只想赶紧走人,偏那碍事的绳子不让她走,一端缠着她的脚,另一端卷住牢门,拼死拼活要把她拉回牢房。
瑶娘一时心急,索性将绳子拿起来,打个死结,丢到一边,匆匆逃出这个鬼地方。
「哈,她不怕捆妖绳?」
「锁妖塔竟关不住她?」
「她到底是何方妖圣?」
妖怪们起了躁动,其中一妖嘻笑了一声。
「她是什么妖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逃狱了,我等不及看靳玄道人气得跳脚了!」
此话一出,众妖嘿嘿而笑。
这世上居然有靳玄道人关不住的妖,真是大快妖心,太给妖怪们长脸了!
第2章(1)
寂云派成立至今,已历经三代掌门师父的努力经营,到了今年,建派刚好满一百年。
江湖上每个门派都有各自引以为傲的特色,有的以毒药闻名,有的以武功密笈闻名,有的则以专出俊男美女弟子闻名。
总之,能在江湖上占有一席之地的,都是有拿得出手的噱头,以此招揽新弟子,扬名立威。
当年,寂云派上任掌门临终前,目光含泪地握着靳玄的手。
「徒弟,为师将掌门之位传予你,以后寂云派就交给你发扬光大了。」
身为掌门嫡传弟子的靳玄,到了他这一辈,刚好是「靳」字辈,单名一字「玄」,是掌门师父为他取的道号。
靳玄听到师父的话,面无惊喜,反倒一脸凝重。
「师父,门派里只剩我一人,如何发扬光大?」
能够接任掌门之位,并非他才华出众,也非精挑细选,而是没得选,因为师父只有他一个弟子。说得好听是一脉单传,说得不好听是收不到新人。
「傻徒儿,就是因为只剩你一人,所以才要你去发扬光大呀!」
靳玄神情严肃地提醒他。「师父,我才十一岁。」
武林中有未成年的掌门人吗?
师父的神情比他更严肃。「徒儿,你可以想办法收十一岁以下的徒弟。」
有这么不负责任的师父吗?
靳玄目光锐利地盯着师父。「师父,您真的快死了吗?」为何可以想出这种连死人也想不出来的鬼主意,是故意诓他的吧?
「孽徒!你问这什么大逆不道的话?为师若不是快死了,为何要把这重责大任交付予你?」
「因为您怕寂云派到您这一代就倒了。」
一针见血,直中要害。
师父目光狡诈地盯着徒弟,决定豁出去了。
「没错,为师怕你跑了,所以今日咱们把话挑明了说!你是想跑,对吧?」
当然了,穷到揭不开锅的门派,他不跑难道还留下来喝西北风?
当初老头招他进门时,对他说得天花乱坠,说寂云派名声赫赫,人们听了退避三舍,妖怪听了闻风丧胆。
后来靳玄才知道,人们怕寂云派,是因为此派专门驱鬼捉妖,是人都怕鬼、怕妖,所以没人想加入门派。
鬼妖当然更怕寂云派,哪只鬼妖看到道士不吓得赶紧跑的?
那年他才八岁,人小志不小,闻之向往,就这么被师父几句花言巧语给骗进了门。
进门后,他疑惑怎么没有其他师兄弟?师父骄傲的说,入门者,除非是根骨奇才,否则不收,因此他是特别的。
谁不希望自己是独一无二的人才?小靳玄听了心花怒放,不疑有他,更加兴致勃勃,哪知入门三年后,他终于发现自己被骗了。
寂云派一代比一代穷,没弟子就没收入,没收入就养不起弟子,如此恶性循环,不倒才怪。
可惜他还来不及跑,就被师父察觉到他的企图,居然装重病套他的话,抵死白赖的要他立下毒誓,必须接下寂云派这个烫手山芋,否则将死不瞑目。
说穿了,这臭老头就是不敢担下倒派的责任,靳玄后来猜测,师父八成也是被他自己的师父逼迫发下毒誓,怕违背誓言会遭天谴,便急急把掌门之位传给他,然后如法炮制,也逼他发下毒誓。
师父当时没有很快就死,而是拖了三年后才慢慢死。
师父死了,靳玄却不敢违誓,毕竟学茅山道法的,还是相信鬼神制约的力量,不敢违誓逆天。况且,若他丢下门派跑了,万一师父真的死不瞑目做鬼来找他,那他到底是驱鬼还是不驱鬼?
不驱鬼对不起自己,驱鬼对不起师父,他做人还是很讲义气的。
最终,他认命接下门派,成了一人门派的掌门,十四岁时收了两个徒弟。
大弟子是他用食物拐来的八岁小乞丐,一句「包吃包住」就收买了他的灵魂,取道号为「净风」。
二弟子是自己撞上来的七岁小扒手,敢扒他的钱袋,就要付出代价,代价就是要么当他的徒弟,要么进官府大牢,自己挑一个,答案显而易见,二徒弟挑了前者,取道号为「净雷」。
二人既然上了他的贼船,就得签下卖身契,不必跟他姓,但以后生是他徒弟,死也是他徒弟,滴血画押,契约成立!
靳玄就拐了这两个小徒弟,再多的养不起。
他师父说对了一件事,靳玄的确有才华,他头脑灵活,主意多,学什么都很快,能举一反三。
要将门派发扬光大,首先得要养活自己。没银子饿肚子,什么事都干不了,因此他开始钻营赚钱的法子。
有名便有利,门派要经营,名声更要经营,名声打得响亮,才会吸引众人捧着大把银子上门来求。
八年过去,他从一个十四岁少年,长成二十二岁的英挺男子。
他相貌堂堂,知道佛要金装、人要衣装的道理,因此别家道士穿的宽大袍衫,到了他这儿,就改成劲装长袍,上身左衽窄袖,系上腰带,俐落又英武,一站出去,颇有武林大侠的风范。
他背上背着一把剑,取了个威风的名字——辟邪剑。
他对外号称,这把辟邪剑是祖师传承,斩妖除魔,剑气慑人,一出鞘就必须见血,其实,这把剑是他在市集上跟铁匠贱价买来的,只花了五十铜钱而已。辟邪剑的名字是他取的,故事也是他编的,不为什么,噱头而已。
如此经营下去,年轻英武的靳玄道人之名,渐渐在百姓间传开,寂云派终于有了第一批新弟子。
靳玄终于不再是只有两个徒弟的掌门,净风和净雷这两个被拐来的徒弟,也终于荣升为大师兄和二师兄,至此寂云派总算像个门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