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决定跟随贺敬生之后,这潘大哥的那张年轻健壮的脸谱已然谈出,甚而消失。
纵使见着了芬姐如鱼得水的小夫妻生活,我也未曾兴起过想念家乡一切的情怀。
只是,当贺敬生一下子睡到别个女人的身旁去。我就觉得失落失望,痛苦痛恨。
就蓦然想到从前……如果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我们不是为了环境艰苦,关山阻隔 ,那来今日的委屈与凄惶?
流的是不甘不忿的酸泪。
天稍稍吐出鱼肚白,贺敬生就走了回来。
蹲在床畔,看见我哭得血红的眼睛,他整个呆住了。
我不理他,不听他解释,不管他急得要死,对他完完全全的不屑一顾。
婚姻之于我,既非一纸法律合同,而只是一个承诺。双方就必须一成不变地遵守个 生生世世,绝无转圜与商量的余地。
贺敬生苦苦哀求我的原由,足足有半个月,我才稍稍心软而平了气。
自此,贺敬生守足我的规矩。
我当然并不傻,敬生就是逗留在大宅里过那么一晚半晚,也不见得就跟聂淑君有襟 枕之爱。
就是因为我相信贺敬生不会碰他老妻一碰,就更不要在此事上头,让自己平添冤屈 。
那聂淑君并非善类。关起门来,她怎样受尽冷落,只她一人知晓。只要她沉得住气 ,决定自欺欺人,事必要把她和贺敬生的关系仍看成恩爱夫妻无异,无人能奈其何。
什么便宜都可以让她占去,只这一种便宜不可。
她的自欺却又比欺人更令我难受。
或许我比聂淑君更残忍、更阴沉。我连她心里头要保存的一点夫妻恩爱,也容不下 。
我要贺敬生正视现实,更不让聂淑君制造假象。
我失的被别人刻意地公诸于世,我得的也不劳遮遮掩掩。
如果以此心态,指责我是犀利之人,我也不便否认。
聂淑君当然是心知肚明。
因此,敬生大寿之日,越迟亮相人前,她就越觉面目无光。
贺家是惯行大礼的。
也许是因为贺沉氏的家教问题。她既从小在清皇家咸丰皇帝六弟奕欣家长大,耳濡 目染,纵使逃亡香江,心还是萦念往昔。自贺元勋得志,另立门户之后,贺沉氏更重行 甚多封建时代崇尚的家礼,以示怀旧。
贺元勋一则事母至孝,二则发迹后,正好以各种形态表示自己的教养与家势,因此 ,沿习下来的家庭礼节,虽因时代进步,而尽量简化,仍比一般家族为多为繁。
贺敬生穿起了长衫马褂,跟他的元配在客厅上面南而坐,那股气势仍是慑人的。
第一个向他俩敬茶道贺的人,是我。
过尽了这许许多多年,当我由习惯而略为麻木之时,真不知敬生心里头怎么想?
给贺敬生与聂淑君敬完茶后,贺家四宝,聪、敏、智、勇都轮流给父母贺寿。
独缺了贺杰。
站在一旁的贺敬瑜姑奶奶就给我说:「细嫂,怎么杰儿没有回来给生哥拜寿?」
「他大考在即,敬生嘱咐让他免了。」
「怪不得,广东人有句俗语叫『烬仔烬心肝』,果然不差呢!生哥把杰儿当作宝贝 ,与众不同。」
我只微笑,没再答腔。
这位姑奶奶的父亲是贺元正,即贺元勋的堂兄弟,她的祖父跟贺元勋父亲是亲手足 。年前敬生很用了点人事与金钱,才把她申请到香港来团叙。
贺元正一房,本有一子一女,可是儿子早夭,都说是贺敬瑜命硬,把弟弟与父亲都 克死了。
传说归传说,敬生是念着贺家人丁单薄,这位堂妹子虽是女流之辈,总流着一半贺 家人的血,好歹把她带在身边,才叫安乐。
贺敬瑜来港时,票梅已过。敬生嘱聂淑君着点力,为这小姑子做媒。
可借得很,做大嫂的出尽九牛二虎之力,才撮合得一头亲事,招了顺兴隆的一位伙 记作东床快婿,刚过了一个年头,姑爷又得病,英年早逝,更落实了贺敬瑜命带克星的 讲法。要再为她另觅归宿,就难比登天了。
中国人头脑多少有点守旧,不愿意讨个黑寡妇回来的心理总是有的。然,问题的关 健还是在于这贺姑奶奶品性尖刻阴沉,毫不容易相处。
她跟任何人交往,三言两语下来,就有本事揭人疮疤,搬是弄非,且管自洋洋得意 ,实在没有人觉得她可爱。
越是没有人敢亲近她,她越心上苦恼,嘴里更不饶人,陈陈旧因,顿成僵局。
连聂淑君都怕极了这姑奶奶,而不愿意她寡居在她家,跟兄嫂共住。
贺敬生为免家宅不宁,搬了一层小公寓给堂妹作居停。
人的性格也真有凉薄的一面。明知贺敬瑜的拿手把戏是生安白造,搬是扯非,偏就 是当受害人不是自己时,就不觉其讨厌。很有种事不关己,己不劳心的旁观心理。
尤其当攻击对像正正是自己的假想敌时,会顿生一种患难真情的假象。因而小人嘴 里的难听话会作个一百八十度的转变,成了能起心里安慰特异功能的甜言密语,相当入 耳。
的而且确是在这种心态影响之下,聂淑君自我进了贺家门之后,跟贺敬瑜就走近了 。
也亏贺敬瑜本事,她的资料搜集功夫顶棒,再加上丰富的联想力,总能久不久就编 出聂淑君喜欢听的有关我的行藏私事来,让她乐一乐。
姑嫂二人的感情扯近了,对贺敬瑜有相当多好处。最低限度被聂淑君关照在广阔的 社交圈子内,也就不愁深闺寂寞。
当然,家用方面,一向由聂淑君向顺兴隆支取再作分配,能得到她的欢心,自然更 实惠。
人要计算人,真是防不胜防。
对方若苦心孤诣的要将小事化大,已经无奈其何。若果深谋远虑地要无事生非,一 样束手待擒。
这十多年来,我的经验也委实是太丰富了。
就说多年前有一次,上陆羽茶室去候着敬生来一同午膳时,在门口被一个朋友碰着 了,叫我一声:「小三!」
我回头一看,竟是大同酒家的冯部长。
自我嫁给敬生后不久,大同酒家也改建了,旧同事除了芬姐,也只有跟冯部长是有 联络。他是个难得的老实人,旗下有那个女招待寻到好归宿,他都开心。彼此碰上面, 自然欢喜。于是我热烈地跟他握着手,谈了好一会。
刚也贺杰在我身边,冯部长看杰儿长大了,开心得不得了。他第一次见他时仍在襁 褓,以后我跟冯部长与芬姐见面,也没带贺杰出席,那年儿子已六岁了。贺杰正鼓起腮 帮发脾气。孩子顶怕上陆羽这等中国茶室吃饭,只一味的嚷着要去吃西餐饮汽水。我是 半拉半扯半哄半吓地才把杰儿带到陆羽来的。
冯部长细问之下,立即对贺杰大献殷勤,征求我的同意,把他带到美心去嚼牛扒。
我看,要贺杰的小屁股坐在陆羽那硬帮帮的酸枝椅子上,只有叫他活受罪,一定是 两分钟不到就吵个没完没了,又惹敬生责骂,倒不如随他跟冯部长去吃顿安乐茶饮,回 头我再到美心去接贺杰好了。
敬生看贺杰没有同来,问了一句:「杰杰呢?」
「哦!」我懒得多解释,兔得敬生又说我慈母败儿,于是不经思考,随口就撒了个 谎,说:「没带他出来,他要赶中文功课。」
敬生虽是吟洋尽大的,却项中国化。贺家的孩子,个个都有家庭教师专门补习中文 及诗词歌赋。礼拜天,一家大细,全上茶楼吃点心,没有西式自助餐或汉堡包的份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