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言情小说手机站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第 28 页

 

  “我要一杯水,”可欣呻吟的说:“一切都太突然,我受不了。给我一杯水!”

  “我去拿!”嘉文叫着说,跑开去端了一杯水来,可欣握着杯子,连喝了几大口,神色稍微稳定了一些,靠在墙上,她闭着眼睛喘息。客厅里音乐喧嚣,嘉龄又在卖弄她的歌喉:“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可欣不敢张开眼睛,她知道嘉文正惶恐的注视着她,咬住嘴唇,她喑哑的说:“听我讲,嘉文,我不要今天晚上订婚。”

  “你是什么意思?”嘉文更加惶恐了。

  “我不要今天晚上订婚,”可欣重复的说,声音已无法控制的带着颤音:“我就是不要今天晚上订婚,一定不行!我不要!你非阻止不可!”她猛烈的摇头,泪珠已经夺眶欲出。

  “你──是不是觉得不够隆重──?”嘉文嗫嚅着问。

  “不是!不是!不是!”她一个劲儿的摇头,泪珠滑下了面颊。“我不要!我就是不要!就是不要!”

  “好!一切依你!我设法去通知爸爸,好不好?你别哭,你哭得我的五脏都碎掉了!”嘉文拥着可欣,拍抚着她的肩头,急促的说。

  可欣坐回到沙发里,双手紧握着那个茶杯,身子仍然不受控制的颤栗着,她竭力想让自己平静下来,却身不由己的抖索得像寒风中的枯叶。迷蒙中,她忽然听到有人大喊了一声:“纪远来了!”

  她再一次惊跳起来,抓住沙发扶手,她对门口望过去,那儿,没有纪远的影子,却有个工人模样的人,捧着一样希奇古怪的东西,拦门而立,嘉龄喊了起来:“纪远送的礼物!哥哥快来看!是你打到的那只羌!纪远把它制成标本了,和活的一样!”面对着那工人,嘉龄又一叠连声的问:“纪远到那儿去了?他自己为什么不来?你是从什么地方来的?”

  那工人摇摇头,送上礼物和一封信,说:“纪先生叫我按住址送来,我是专制标本的。”

  “哥哥来看!纪远还有一封信给你!”嘉龄又叫。

  嘉文赶了过去,打发了那个工人,接过信和礼物。所有的客人都涌过去研究那只栩栩如生的动物,从牙齿、皮毛、到脚爪,议论不停。嘉文拿着信退到可欣身边,拆开封套,取出信笺,说:“信是写给我们两个人的。”

  摊开信纸,他们一同看了下去:“嘉文可欣:首先恭喜你们,一次值得纪念的打猎之后,又有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无言以表达自己的情绪,我想,你们会了解的。我把嘉文的猎获物制成标本送来,希望嘉文能喜欢它。人生难得有几次成功的狩猎,我嫉妒嘉文是个胜利的猎者。许多幸运者在猎场中永远胜利,有些人却注定失败。我经常打猎,却不知猎到了些什么?(太酸了,不像我纪远的口气了,一笑。)这次打猎给我的印象太深刻,穷我这一生,我不会再打猎了。──老实说,我但愿有个大力量能让我淡忘这一次的打猎!!请原谅我不能来参加你们的订婚宴,每个假期我都必须用工作来换得下学期的生活费和学费。所以,当你们接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已经在深山的矿场中做测量工作了。这工作会苦一些,但我会喜欢这份工作──它能填满我的时间──‘忙碌’也是一种幸运!祝福你们!比你们所料想的更多、更深、更切!纪远”嘉文收起了信纸,沉默了几秒钟,才喃喃的说:“一个好朋友!他为打伤我的事自责太深了。”

  可欣默默不语。嘉文又说:“他不该做那份工作,我不懂他为什么?”

  “什么工作?”可欣问。

  “矿场的工作。他原接了一个建筑公司的工作,只要绘绘图就行了,待遇也高得多。矿场那个职位,等于是去做苦力,我不明白他是怎么回事?”

  可欣站起身来,把手里的杯子送到窗边的茶几上去,她的步履蹒跚,眼睛里泪雾迷蒙,站在窗子旁边,她神经质的把杯子在桌面上转动,杯里的液体跟着旋转了起来,一圈又一圈,一圈又一圈,动荡着,摇晃着……有一些液体溢出了杯子,更多的液体跟着泼洒出来,迅速的浸湿了桌布,向四边扩散开来。

  “纪远!纪远!纪远!”她心中狂喊着,把额角抵着窗棂,闭上了眼睛。“纪远!纪远!纪远!”这两个字像一根针一般刺痛她每根神经。“纪远!纪远!纪远!”她看到在矿坑里发狂般工作着的纪远,她看到那用生命掘向矿石的纪远,那是纪远,她知道,他会卖命工作的!而且──他可能不再回来!

  她的手一阵痉挛,杯子摔在地下砸碎了,在玻璃碎片中,那些液体四散奔流,她转身奔进了浴室,关上房门,仆在门上,把头埋进臂弯里,无声而沉痛的哭泣起来。

  新的学期来临了。嘉文顺利的通过了补考,成了大三下的学生。他和可欣、湘怡,都在念大三。他们这一群里,只有纪远是念工的,也只有他是大四的学生。其他全属于文学院。嘉文念了西洋文学,胡如苇学的是经济。而嘉龄,她最特殊,高中毕业后就放弃了书本,用她自己高兴的方式来打发时间。杜沂对儿女的兴趣、志愿,全采取了顶开明的放任主义,何况,他从没有对嘉龄有过太高的期望,所以也就由她高兴去过日子,只希望在嘉文的婚事有一个交代之后,再给嘉龄物色一个好丈夫。

  时间总是那样规则的,一分一秒的滑过去。每天日升日落,月转星移,缺乏变化的流动。但是,这一群年轻的孩子之间,却什么都不对头了!可欣自从那天晚上拒绝订婚之后,和嘉文间就变得尴尬而不自然。嘉文始终没弄清楚,可欣到底为什么抵死不肯订婚,这一点,杜沂和沈雅真也同样的困惑不解。但是,可欣消瘦了,苍白了,一日比一日沉默,也一日比一日憔悴。嘉文无法向她追问原因,也无法涉及婚姻这个题目和她谈话,只要他提起任何一个字,可欣失神的大眼睛里立刻会浮上一层泪影,用她那震颤的、凄苦无告的声调恳求的说:“别问我!请你别谈这个!请你!”

  嘉文只好把要谈的话又咽回去,他不能忍受可欣的眼泪。

  不过,当无人的时候,他会暴躁的拿茶杯和书本出气,把它们向墙上地上乱砸,烦恼的撕扯自己的头发,发狂的对空旷的房间喊:“这是怎么回事?到底为什么?为什么?”

  于是,他也跟着可欣憔悴,跟着可欣消瘦,跟着可欣苍白。许多时候,他们两人默默相对,彼此都哀苦失据,惶惶然像一对丧家之犬。

  嘉龄,她越来越不安于家居生活了,终日不见人影,偶尔在家的日子,也比嘉文和可欣好不了多少。嘉文和可欣都属于内向的人,有了烦恼和脾气向自己发泄。嘉龄却不同,有了烦恼专向别人发泄。阿珠和嘉文都成了她吵架的对象,连杜沂也免不了遭受女儿的埋怨和不满。整个杜宅,不知从何时开始,就笼罩在一种不景气的气氛中。连那时时来作友谊拜访的胡如苇,也连带遭了殃,不是听到嘉文的唉声叹气,就是碰到嘉龄的横眉怒目。这位好脾气的青年也不常笑了,垮着他的一字眉,分担着杜家每一份子的烦恼──还要加上一份他自己的。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