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言情小说手机站 > 红妆小译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第 38 页

 

  她千辛万苦逃到了海口村,知道顾巧也在这里,就像走到绝境看到一丝曙光,才会忍不住崩溃了。求荣焕臣其实她心里没有底,但求顾巧她多多少少还有点希望。

  她话说到这里,荣焕臣尚未表态救她不救,此时李锋又进来了,说抓到一个鬼鬼祟祟擅闯海口村的家伙,自称马员外,是方才进来那位顾小姐的丈夫。

  「这下人倒是齐活了。」荣焕臣冷笑。「带进来。」

  不一会儿,李锋将马员外带了进来,马员外一看顾珍跪在那里,心头一动,也学她跪了下去,不由分说先朝荣焕臣告状道:「荣将军!这贱婢偷窃鄙人家中财物,私自出逃,请将军明察,让鄙人将这逃妾带回去管教!」

  荣焕臣看向了顾珍,顾珍急忙摇头,马员外恶向胆边生,突然抢过她一直护在身前的小包袱抖开,果然首饰金银哗啦啦掉了一地。

  马员外狞笑道:「将军你看!这就是证据!」

  顾珍被逼到了这个地步,横竖就是一个死,她也豁出去说道:「荣将军,我承认我偷了马家的财物,但我只是贪,却没有想害人。可是这马员外,丧生在他手上的侍妾婢女不知凡几,全都扔进了他家后院那座废弃的井里。将军让人去探查一番便知!我……我宁可被送进衙门也不愿再回到马家,求求将军帮我!」

  荣焕臣淡淡地看向李锋。「去查。」

  李锋点了点头,到门口朝护卫吩咐了一声。

  马员外脸色惨白,腿一软坐倒在地,手指着顾珍你你你了半天,居然说不出一个字。

  这结果很明显了,荣焕臣可没有耐心等护卫从马家调查回来,让马员外及顾珍这么烦人的两个家伙在顾家待这么久,于是他直接命人将两人拖到衙门去,不管是偷盗还是杀人,所有后续交由知县处理。

  此时在顾家也待得差不多了,荣焕臣还有公务不便久留,便带着顾巧告辞,想不到才一出顾家院子就看到不少海口村的村民站在门外,一见到夫妻俩出来,全都做势要跪下。

  顾巧今天真是被跪怕了,而且眼前这些大多是她的父执辈,她哪里敢受这个礼,回头怕不天打雷劈,于是连忙制止道:「别跪了别跪了,村长伯,花婶,还有各位叔叔伯伯大娘婶子,连你们都跪我只能上树了,这不是折我的寿吗?有话直说就好。」

  荣焕臣也说道:「巧儿说的是,虽然我如今身为忠勇伯,但也是由海口村出去的,我不会忘本,我就是村里那个摸鱼掏鸟蛋的石头,大家别见外了。」

  村长等人果然不敢跪了,但他还是满脸感激地带头说道:「荣将军……啊不,石头啊,巧儿啊,你们在疫情中所做的事,我们村里的人全都知道,保全了那么多人的命,是大福报,大家……大家都很感谢你们,所以才会想来向你们磕个头……」

  花婶与荣焕臣夫妻算是最相熟的,毕竟以前周清雅卧病在床都是她照顾的,没少与两个小辈打交道,她从以前就觉得他们一定有大造化,现在不就证明了吗?

  所以她特别激动地抓住顾巧说道:「真是,真是,如果没有将军维持秩序,还有带来那些药,我们都不知道要死多少人,我……我都差点去了啊!你们夫妻可是大伙儿的救命恩人,这份情怎么也报答不了……」

  村民们的真情挚意让荣焕臣及顾巧都极为动容。

  李锋旁观着这一切,不由附和道:「将军,当初李太医着实迷惑了不少百姓,让百姓们不敢信任新来的太医,更不用说后来推广逐邪汤,其实遇到不少阻碍。只有在海口村,知道这药是夫人提供的方子并由将军亲自试药,没有遇到任何抗拒,这里的病人都积极响应使用新药,将军与夫人在这里的地位确实……确实很不一般。」

  荣焕臣闻言心有所感,从小母亲便带他四处搬家,最后在海口村定居,因为只有这个地方不会歧视或质疑他有一半外邦血统的外貌,现在这些村民们的信任与爱戴更是证明了母亲当初的选择一点都没错。

  他不由拉着顾巧上前,向众人一拜,「我们夫妻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担不得诸位长辈的厚爱。不过我能在这里向大家保证,很快地海口村及所有疫区都会慢慢恢复原状,疫情不会持续太久了……」

  今年的夏季特别热,一直到了入秋依旧艳阳高照,不过幸好有逐邪汤的问世让疟疾的疫情缓和下来,如今已不再有新的病例,而原本的病人也逐渐痊癒,所有疫区全面开放回归正常生活,鲁北的疟疾算是彻底结束了。

  不过荣焕臣还需要处理一些善后的事,所以没有立刻赶回京师,不过已经先将好消息送回京师。

  盛昌帝听闻此事后大喜,不待夫妻两人由鲁省回归,赏赐的圣旨就先颁下了。

  荣焕臣原就是奉皇命带队平疫,他成功达成任务虽然有功却是职责范围,并没有加官进爵,只得了些金银财宝。

  顾巧就不同了,她不仅提出了如何预防疟疾,更献上对臭蒿的研究,更从中与太医研发出了逐邪汤的方子,这些都是不世的贡献,可以嘉惠后人,也让盛昌帝看到了西学与本朝学问之间虽各有优劣,却可以互补。

  于是给顾巧的赏赐远远大于荣焕臣,甚至盛昌帝前所未有地封了她一个鸿胪寺司正的正式官职,这个位置同样是特别为她设立的,是鸿胪寺左丞的属官,正七品,职务是专门研拟一系列接待西方使节以及派遣学子赴西洋交流的礼仪。

  这可不是郡主、县主那样的宗室爵位,也不是随夫而来的诰命,而是吏部登记有案的正式官员,是顾巧靠实力获得的。

  据说盛昌帝做出了这个决定之后,朝中不乏守旧的臣子反对,甚至连鸿胪寺卿都强烈表达过抗议,更奇怪的是连开阳公主都跑来吵闹,认为不应该让一个女子任官。

  这一切都被盛昌帝一力压下,他并不会因为顾巧是个女子而小瞧她,更重要的,眼下朝中也只有她担任得了这个职务,这次逐邪汤的事情给了盛昌帝一个提醒,与西方外邦交流迫在眉睫。

  当他向反对的官员提出要他们找另一个比顾巧还适合的人时,众人只能面面相觑,理屈词穷,这件事就这么定案了。

  当顾巧拿到圣旨后,与第一次领旨时一样震惊成了化石。

  这可是与去四夷馆教书大大不同,司正这个职务是要背负政治责任的,做不好砍头都有可能。顾巧一时未能接受自己怎么就成了当朝第一个女性官员,显然帝王对她期望甚高,文武百官也等着看她笑话,心头压力之沉重前所未有。

  荣焕臣对于自己的妻子竟有此造化也感到震惊不已,但他毕竟历练得多,很快就冷静接受。只不过见她从接旨后就日日焦虑,患得患失,原本就因为忙碌劳累而消瘦的身躯又变得更瘦了,他心里益发不得劲,抱起来的感觉不对了!

  于是寻了一个没那么热的日子,荣焕臣算好涨退潮的时间,拎着个小桶,带着把小钟,拉着顾巧前往海边赶海。

  在回京之前,他们依旧住在海口村的荣家小院,距离海边甚近,只要翻过小土坡走一段路就好。

  赶海是村里人闲暇时最爱做的事,捡些鱼虾贝壳、海带海蛋之类的回家加菜,其乐无比,夫妻俩小时候也很喜欢跟在大人身后到海边去玩,只不过现在这个季节还有疫情让海口村村民元气大伤,倒没有几个村人有心情去赶海。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