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言情小说手机站 > 红妆小译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第 25 页

 

  「要不咱们再来一次,当作我的谢礼?」

  顾巧拍开他使坏的手,佯怒瞪他,但无耻的男人可不怕,反而变本加厉的挠她痒,弄得她笑到无力,娇声求饶。

  「别了别了,再下去腰都要折了。」

  「我帮你揉揉?」他嘿嘿怪笑,举起了双手一脸不怀好意。

  顾巧横了他一眼,最后被他逗得笑了开来,明媚动人,在荣焕臣看来,比什么花啊月的都要美上百倍,什么都不足以形容这一笑对他的震撼。

  「正经点!你不是被那什么石同知刁难吗?你若真要谢我,等你东西做出来,可要好好告诉我石同知是如何被打脸的!」

  鲁王能勤王成功登基成新皇,虽说荣焕臣剿灭倭寇厥功至伟,但是倭寇并没有就此偃旗息鼓,而是趁着天朝皇帝更迭,在沿海仍然蠢蠢欲动。

  他们在荣焕臣这里吃了败仗,便把矛头指向了其他小国,趁机扩张势力。

  天津卫是京师的海上门户,荣焕臣是主帅,不得轻易离开岗位,平时都是由同知替他回京,向皇帝禀报沿海异动。

  他的麾下有两位同知,其中一人名为石森,算是天津卫的老人了,但在同知这个位置上就是升不上去,另一名同知姓李,是荣焕臣提拔上来的,三人各领一部分的水师操演训练,只是以荣焕臣为首。

  此次针对倭寇再次扰边,皇帝又来了旨意召见,原本又该是石森前去,但因为听顾巧说了那些改进火炮的事,荣焕臣早就心急火燎的想面圣,于是二话不说的要石森留守,这次由他自己去。

  石森一直认为自己可以经常面圣,荣焕臣不能,两人虽有品级差距,但在这件事上他就能扳回一城,在权力上与荣焕臣旗鼓相当,所以他对荣焕臣一向很不客气。

  这次荣焕臣要剥夺他面圣的机会,石森如何能忍,所以在收到荣焕臣命令后依旧视而不见,自己离营去了京师。

  荣焕臣可不是在和石森赌气,而是真的有事要禀报,但石森却如此一意孤行,似乎真以为自己是指挥使了,所以他也不客气,交代了留守的李同知几句话后便也在石森之后去了京师。

  新帝登基后改元盛昌,早朝之后,盛昌帝对于天津卫一次来两个人感到相当奇怪,便在御书房一次接见了两人。

  石森禀报的自然还是关于倭寇的消息,他直接统领水师营,自然了解得很清楚,而且他抢在荣焕臣之前开口,就是要让后者无话可说,待盛昌帝质疑荣焕臣时自会明白这个指挥使为了夺权有多么不负责任,居然把整个天津卫扔下,只为在皇帝面前出头。

  然而当盛昌帝问起荣焕臣来意时,他的回答却让石森傻了眼。

  「若是陛下没有召见,臣也要主动求见陛下,因为臣有一些关于火炮改进的建议需要请陛下定夺。」

  盛昌帝果然来了兴趣。「你说。」

  于是荣焕臣将后来顾巧向他细细解释及通译的外邦书本内容一鼓脑儿的全倒出来。

  「……所以若我们精研焦炭冶铁的技术,精制出适合制作炮管的铁,那么未来制作火炮的成本将大大降低。另,臣提到的象限仪可装置在火炮上,增加火炮射击的准确度,无疑等于提升了战力。」

  盛昌帝听得眉飞色舞。「你说的可有根据?」

  「有的,臣的老家靠海,时有外邦人落难留居,其中一位名为史密斯的是西方外邦的学者,拙荆与史密斯学习西方语言及知识近十载,留了许多外邦书籍给拙荆,铁制炮管及象限仪之事就是拙荆在书中见到再转述于臣的。」

  大大方方说出来,荣焕臣倒也不怕皇帝把顾巧的书都给收缴了,反正那是外邦文字,也只有顾巧看得懂,对旁人来说那就是天书。

  何况,以前的鲁王、如今的盛昌帝,一直是一个大是大非分得清又具有前瞻性及进取心的英明君主,并不会如守旧人士一般只觉得天朝就是最好,瞧不起外邦的东西,相反的,新帝对于外邦的新鲜实用玩意儿肯定相常有兴趣。

  果然,盛昌帝目光益发炯然,差一点就从龙椅上站起来了。「若有书籍为证,倒不是不能尝试。」

  一直听着他们交谈的石森总觉得荣焕臣说的那些就是无稽之谈,那么容易的话为什么以前没有人提出来过?于是他抢在荣焕臣回答之前突然一揖到底,插了句话。

  「陛下,臣有话说。」

  盛昌帝自也看出石森与荣焕臣面和心不和,但如果石森真有中肯的建议,盛昌帝也是重视的,于是他并不介意被人打岔,反而缓声道:「石同知也统领一方水师,未来这些东西你也用得上,若有什么意见,直说便可。」

  石森冷冷地瞥了一眼荣焕臣,方说道:「那臣便大胆直言。荣指挥使所说之物,不过是出自外邦来路不明的书籍,并没有实物为证,也没有做过演练,无法证明他说的就是真的。况且他说的这些事是他的妻子所说,一个后宅女子对此等军事上的东西会有多少了解?她就算懂点外邦文字,也不见得通译出来的东西就是完整且正确的,臣以为不可轻信。」

  盛昌帝沉吟了一下。「这说的也未尝没有道理,荣指挥使你怎么说?」

  「臣与妻子自小认识,她有多少能耐,臣比任何人都了解,要说她通译出来文字的正确性,臣倒是可以证明。」荣焕臣敢来殿前建言,就不会没有准备。「陛下还记不记得上次臣提出的关于马车转向及减震的改进?那便是拙荆通译出西方外邦的马车情况,建议臣可以有所参考,后来臣命人试做出车厢,也让陛下亲眼见过,确实比现今马车的情况好得太多,这便可证明了拙荆的通译并非半瓶醋弄巧,而是真的明白。」

  对于石森为反对而反对,荣焕臣感到一阵无奈,像这样的人,只能等他自己被事实打脸才会服,估计光用嘴皮子是说服不了的。

  果然,石森马上回道:「马车与此次所说的铁制炮管及象限仪根本不是一回事,在改进的难度上也有差异,何况如今倭寇正入侵朝鲜,战场距离我天朝一步之遥,这正是我水师偷袭倭寇的大好机会,哪里有空去捣鼓你那些鸡毛蒜皮之事?」

  这件事荣焕臣早就考虑进去,不假思索地回道:「我朝屡屡无法重创倭寇,就是输在火器上。如果能趁着倭寇无暇顾及我朝,成功的改革了火器,将来对倭寇的胜算也更大了!何况朝鲜此役必败,这段时间让他们勰蚌相争,降低彼此的实力,待朝鲜向我朝求援,我们用上新型火器,必能重创倭寇,未来倭寇及朝鲜国对我朝的实力必然更加敬畏,实乃一举两得之事。所以我们现在该做的是把握时间,改良火炮,而不是贸然进攻出击!」

  「够了够了。」盛昌帝听得头大,自也明白石森是故意刁难荣焕臣,不过石森虽然有些刚愎自用,在水战上却是一个好手,同知的地位是实打实战出来的,即使盛昌帝不欣赏这种人,倒也不会因为偏见就压着不让他出头,他的意见亦有其参考性。

  只是这次荣焕臣提的事,盛昌帝确实有兴趣,且上回的马车改良他也当真是开了眼界。

  再者火器改善,就职权而言其实荣焕臣可以在天津卫寻匠人自己研究,若能成功,他大可挟此自重,甚至与自己讨价还价,但这家伙却无私的在第一时间就来寻自己说个分明,代表他本心里还是当初伴随自己打天下那个赤胆忠心的小子,一心以帝王为重。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