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言情小说手机站 > 绯儿姑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白天 黑夜

第 22 页

 

  「会被朝廷收回去?」

  「不然你以为王爷还有处分权?还是王爷会将这座府邸送给你?」

  「我和俊俊不就没地方住了?」

  「你说出真相,我会替你争取该有的权利。」

  白可云晈了咬下唇,一副小媳妇的模样,「是王爷三公子的孩子。」

  「什么?死去王妃娘娘为王爷生的三公子?」

  她点点头,面露憔悴之色, 「我也不想生下这个孩子的,反正我是个戏子,命贱!不会有人怜惜,生下的孩子也不会有人疼,可是……王爷非要我生下不可,他想利用我再向沈大爷索钱,更多的钱……」

  「你的儿子很可爱,要好好照顾他长大成人。」

  「我怕我能力未逮。」

  「三公子人呢?」

  「他为了王妃娘娘的死,看透人生的无常,决定行走江湖,过闲云野鹤的生活。」

  他们并无浓厚感情,要合要分全不能由她,他生活的不如意可以说走就走,不在乎留下烂摊子给人收拾。

  「有没有留下银两?」

  她摇摇头,「分文未留,绯儿姑娘,你能不能帮帮我?生活实在太辛苦了,要要不是因为孩子,真想不活了,反正人世间也没什么值得留恋的。」

  「你千万不能寻短见,放心好了,我会替你谋个生路,不会让你和孩子饿死。」

  沈记白米那么多,理应不介意多养白可云母子才是。

  程亲王罪证确凿不容狡辩,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发配边疆十年,不得踏入中原半步,所有不义之财全数充公,不得异议。

  这样的结果可用大快人心来形容,众人无不感叹报应不爽,法网恢恢。

  「你怎么了?坏人得到教训,你反而闷闷不乐?」沈竟霆见她愁容满面,关心地问道。

  「我的毛驴死了。」她痛心地道。

  「什么时候的事?」他最近都在忙程腾的案子,没注意到心上人可能有事需要协助。

  「早上。」她忍不住掉泪。

  「毛驴年纪已大,身体又不好,死亡对它来说或许是解脱,你该高兴!」

  「我无法高兴,因为我怀疑它的死因并不单纯。」

  「谁敢动你的毛驴?」他失笑,暗自祈求上天别让她爱毛驴胜过爱他,他可不想同一只毛驴争风吃醋。

  「山里的老虎,它肚子饿坏了,哪里会理谁是毛驴的主人?我想杀了老虎替毛驴报仇。」

  「别闹了!」他觉得她小题大做。

  「我没有闹,不行,我要替我的毛驴报仇。」她一副打定主意任谁都不能动摇的态势。

  「你要如何报仇?」

  「上山打老虎。」她坚持地道。

  「你不是开玩笑的吧!」他快被她吓死了。

  她冲进柴房,拿起砍柴的柴刀,被他拦住,「你不要这样好不好?」

  「我要替毛驴报仇嘛!」她满怀悲伤地喊道。

  「绯儿,毛驴身子骨已经不行了,再活也活不了几天,也许是毛驴倒下後老虎才将它当作食物,你这样一意孤行要上山打老虎,不如我替你走这一趟!」

  「什么?」她僵住。

  「我不要你有任何危险。」他用一种枕边细语般的温柔言语哄著她。

  「我也不要你有任何危险。」她放下柴刀,紧紧拥住他,她的心已彻底为他疯狂!

  「我爱你!」他凑近她的耳边喃语。

  她震撼莫名,睁大双眸,泛著泪的小脸更加娇柔迷人,不敢置信她听到的话语。

  尾声

  锣鼓喧天。

  「今天是沈记大老板的大喜之日,为了庆祝绯儿姑娘肯下嫁沈园主人沈竞霆,从今天开始,一连七天,只要在沈记米行买一斗米,就送一斗米,买越多送越多。」

  沈家威扯开喉咙大声喊道,然後又是一阵鞭炮声,和全城老百姓的掌声。

  程亲王被证明唆使属下在沈记米行下毒,所幸灾情只限於苏州总铺,并未央及其他地方,否则後果不堪设想。

  「你看这种半卖半送的法子到底会不会有效?」刘浣问。

  她和沈家威亦准备在下月中旬完成终身大事。

  「肯定有效,你看大夥儿抢购的行径,早已忘了不久前的毒米事件了。」这果然是个好法子。

  「绯儿姑娘真有办法,想到用这个方法拉拢客人的心,本来我以为她没什么了不起的,只是运气比较好罢了。」

  刘浣不得不佩服叶绯儿。

  「那当然,否则她怎能让我大哥这么动心,甘愿放弃自由安定下来。」绯儿姑娘一定有她过人的魅力!

  「你真的不嫌弃我吗?」她不放心的问。

  「为什么要嫌弃你?」他反问。

  「我已是残花败柳,又是个戏子。」她终於懂得自卑为何物。

  沈家威握住她的手, 「我一直就喜欢戏子,而且我自己的过去也清白不到哪里去,你不嫌弃我,我又何必要自寻烦恼嫌弃你?」

  突地,她对眼前的景象起了好奇心。

  「怎么会有一群毛驴往沈园方向走?驴上还挂著红绫。」

  他大笑,「那是大哥送给绯儿的结婚礼物之一。」

  「不会吧?」刘浣不知其所以然。

  「千真万确,所以要有心理准备,毛驴将会是咱们沈园里最红的畜生。」

  沈家威乐极,刘浣则瞠目结舌。

  被爱——好幸福!

  【全书完】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书页 返回目录 下载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