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看见镜子,她只觉得陌生,她对镜子里的女人问--
你是谁?你是谁?
镜子里这个面无表情的女人是谁?纪恒光不见了。
一个黑洞吞没了她,由愤怒、悲哀、憎恨、绝望产生的黑洞,她的四周只剩一片黑暗,她找不到自己,镜子里这个陌生人她不认识,她不能让任何人看到,于是,她逃走了。
只是一场短暂的恋情,只历经一个夏季,才到秋季,但是已让她的心冰封,生命似乎被耗尽。
所以她在冬季来临前远走,只想到一个没有人认识她的地方。
只希望有一天,她能够--放声痛哭。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fmx
南非,约翰尼斯堡--
九月,南半球的春天,气候干燥而凉爽。
与此处较常见的印度或东南亚等东方人种不同,一个皮肤较白皙的东方女子坐在路旁的咖啡座,正在桌上写著什么,她的美丽与特别的气质引人注目。
爸妈,我正在咖啡座喝咖啡,这里的天气晴朗。我爱你们。
纪恒光将手上的明信片用中文写下简单的字句。
每当她开始写明信片,也就是准备要离开的时候。在这里已经待了两个多月了,她是该起程前往下一个地方了。可是要到哪里她却到现在还没有决定,两年来,她走遍了各个可以去的地方。
她在冬季来到这个国度,南非的冬季并不寒冷,与她遥远的故乡温度相差并不大,只是较为干燥。
在这里的两个多月期间,纪恒光除了前面几天和朋友Petra在一起叙旧外,大部份时间都花在拜访各个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看遍了壮观景色与各种野生动物。
在广大得出奇的国家公园里,她驾著车,尽情地欣赏,让自己融入那片大草原,成群结队的野生动物就在她的眼前。
河马、大象、鳄鱼、水牛、长颈鹿、羚丰、豹、狮子、犀牛、斑马、土狼、狒狒--这块土地上应有尽有。
有时Peba陪著她,有时她自己一个人。
清晨起来观赏动物,中午在小池塘边野餐,下午再继续驾车行进。
晚上,住宿在营区内特色独具的小屋,自己动手在户外火炉上煮东西吃。
看逼森林、草原、沙漠、半沙漠各种壮阔的地形,她最不能忘怀的却是天空,在草原上那一片无穷无尽、震撼人心的蓝天,一直延伸到远方的地平线,让人仰望天空,忘了自己。
然后黄昏时,便能见到被落日染得血红的地平线,与被染成奇异渐层色调的天空。等到日落黑暗席卷,真正能体会到什么是漫天盖地,黑暗由身后铺盖过来,直到把远方日落处的微光也盖上,黑夜于是降临。
在南非,无论哪种风貌都如此美丽而震撼,她好想把那片天空融入她的设计里。住在台湾的人只能在高楼的夹缝中拥有一小片天空,无法想像、体会这样的辽阔,所以人真应该到处看看,看看自己所熟悉以外的事物。
好奇妙的感觉!现在她身处于繁华的都市约翰尼斯堡,再想起之前的那些动物与那片大草原,原始野性与文明进步,对比是如此强烈,真是难以想像它们就存在于同一个国家。
鲜明的对比,就是这个国家的特色吧。不只是动物,就连各色人种,这里也是应有尽有,各自属于不同族群、不同语言。虽是一个民族的大镕炉,明显的文化差异仍然并存。
纪恒光在途中看过原住民部落的贫穷落后,也看见都市的进步繁华。这是个什么样的国度,很难断言,但绝对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
在大学时和郭晓明来南非旅游纪恒光就对这里留下深刻印象,两人决定日后还要再次造访,不过这次只有她一个人。
所幸之前她在这里交到了好朋友Petra-回台湾后也还保持联络,现在她就是借住在她的家中。Petra是个约翰尼斯堡的前卫派艺术家,以反映社会及政治现实为己任。她最欣赏这种有个性、有理想的女子。
在这里的时间,纪恒光也跟其他观光客一样,拜访了各个博物馆与美术馆,当然还少不了观察各式各样的建筑风格,这也是她到每一个国家所必做的。
今天,她在市场综合剧院欣赏了各种街头表演后,就来到这个咖啡座休息,喝杯咖啡。眼前就是充满活力的城市人群,在这样有活力的地方,她好像也跟著有活力了起来。
只是,最近越发严重的、胸口这涨痛的思念是什么呢?
已经两年了啊……
她从没有离家这么久过,头一次明白什么是乡愁。但是她问自己,已经准备好了吗?她没有答案。时间已经沉淀了她所有的激动、所有的情感。但她仍努力地、一点一滴地,修复自己。
她有时独自旅行,有时探访朋友,归功于高中至大学时代自助旅行的频繁,她的朋友遍及世界各地,但是这次她却没能再多交朋友了。
呼吸著优闲的空气,想起以前的自己似乎总是忙碌的,以前的纪恒光总是锲而不舍地要去达成某些目标,不管是为他人,还是为自己,她总是鞭策著自己去完成一些似乎非完成不可的事,从未拥有过如此优闲的时光。现在想起来,有什么事是非做不可的呢?
虽然以前的她也很安于那样的生活,她一直是个乖孩子,努力生活得充实、有意义,从没想过像现在这样做个闲人,四处晃荡。可能这就是她所缺少的吧,放自己一个假,只是没想到是在这种情况下。
以前她喜欢热闹,也安于热闹,在人群里悠游自在,现在却变得喜欢独处了。
深深呼出一口气。
两年前她的确被伤得很深,深到现在她即使笑著,也无法开怀。但是她仍然给自己一个笑容,不管多难过的事,总是要过去的。
或许是释怀,或许是麻木也罢--当初的激动、愤恨、难过已不复存。
她露出淡淡笑容。未觉一旁有人注视著她,投以赞赏的眼光。
眉间藏著忧郁,唇角又含著释然--不只美,而且是耐人寻味的女子。她的神情,令人不由自主想要捕捉下来。
“请问,可以让我拍张照片吗?”
听到有人对她说话,纪恒光才从自己的思绪中回到现实。对她发话的是一个年轻的摄影师。
“对不起,我拒绝。”直觉地,她阻止了别人窥视她的内心世界。摄影师都是很敏锐的。
“真可惜。”
“抱歉。”见他仍带著笑,不以为忤,她只好对他说声抱歉。
“不,是我太唐突了。”摄影师于是走开。
这两年来,她总是习惯把自己隐藏在不受注意的角落,隐身在人群里,一个人默默地调整自己的心情。拒绝这样敏锐的窥视是理所当然的,即使以前的她绝不会放过与艺术家结交的机会。
惊觉自己的冷漠与拒绝,仍令她动摇。她是何时开始像这样隐藏自己的?以前的她总是坦荡而无所畏惧。她是否已经失去了交朋友的热情,也失去了与人坦诚相待的勇气了?
走开的摄影师仍然坐在路旁的栏杆上,注视著来来往往的人群,不过并没有再捕捉任何一幅景象,也没有趁她不注意时偷拍她。是个有职业道德的摄影师,纪恒光心中赞许。
她从椅子上站起,走向摄影师。
“要不要一起喝杯咖啡?”纪恒光提出邀请。